当前位置: 首页 > 夕阳风采 > 诗书画苑 >

将军之子的红色基因传承之路

来源:  2022-08-31   选择字号:  

  

陈人康作为我校“五老”党史宣讲团成员在2021年四月末,为学校师生讲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同学们反映,他讲的党课内容丰富,红色故事真实,感人致深,让人受教。陈人康把开国上将陈士榘追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戎马生涯以及为新中国“两弹一星”“做窝”(建两弹基地)的奋斗人生讲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他还把毛主席不同时期的建党理论和建军思想讲得通俗易懂,令人茅塞顿开。

陈人康是新中国开国上将陈士榘上将的儿子,一位有五十多年党龄的我校退休研究员。他退休后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现担任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老区精神研究会特约专家、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中国青少年国防教育促进计划”辅导员,《人民法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西干部学院红军后代讲师团成员。陈人康老师本人一向做事低调、学校和同事对他的社会活动了解不多,笔者以崇敬的心情近期对他进行了两次专访。

追随父亲的足迹 开启井冈山红色宣讲

采访他的首个问题是,他宣讲“党史”是何时开始的?他的社会活动这么多,宣讲“党史”摆在何等位置?他的“内在动力”是什么?陈人康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宣讲“党史”是从2009年开始的,这是他的重头戏!讲好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是他重要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他告诉我,父亲陈士榘在井冈山跟随毛主席闹革命的期间,发生了父亲引以为荣的两件事:一是毛主席亲自发展他入党;二是在毛主席亲手创建的第一个县级“工农兵”政权中,父亲被选为士兵代表参政议政。这些使他产生了很深的“井冈山情结”,希望有朝一日追随父亲的足迹,为井冈山做点什么。

2007年发生了机缘巧合。江西省委邀请陈人康和一些红军后代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井冈山江西干部学院邀请我们红军后代座谈,为学院教学活动出谋划策并讲述父辈的革命故事。对方的邀请激活了陈人康的“井冈山情结”。他和其他两个红军后代与该学院共同创办了【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追忆前辈的人生坐标】为主题的党史教育大讲堂(下称大讲堂),开启了井冈山红色基因的传承活动,也因此成为首批讲师团成员。

经过双方积极筹备,大讲堂于2009年如期开讲,陈人康和其他两人也如约登上了大讲堂。参加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各部门管理干部。2009年时陈人康还没有退休,他讲就利用学校的寒暑假去讲课,每次半个月左右。后来井冈山江西干部学院的培训规模迅速扩大,红军后代讲师团成员不断扩大,最多时达到70多人。陈人康说,退休后最忙时我要每年要去井冈山三四次,每次讲课期限都要十天半个月。活动从每年的三月讲到十一月。从2009年至今的十多年间,据陈人康初步统计,在井冈山的讲座已有几百场了。为了配合教学活动,陈人康还回忆出版了《一生紧随毛泽东—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大榘》一书,还在报刊上发表了多篇回忆父亲的文章。

大江南北讲党史 红色基因传四方

陈人康在井冈山举办党史大讲堂的消息很快传遍国内各地。据他初步回忆,10几年来,他讲党课的足迹已遍及大江南北。从南方的江西、江苏、福建、贵州、四川、湖北、到北方的内蒙古、河北、山东、北京,直到东北各省市、各部门的党校、部分高等院校。北京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此外,在京的部分国家机关、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组织部全国干部学院等单位也在其中。

陈人康还积极配合央视和各地广播电视系统录制了不少“红色文献”节目。其中有:为纪念井冈山根据地创建90周年,他参与了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电视台联合拍摄了七集电视文献片《你从井冈山走来》;还有央视军事频道【百战百胜】之“宿北战役”文献片、央视二频道【魅力中国】栏目、湖北电视台“农民春晚”栏目、还有新华社、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卫视、山东卫视和湖北卫视等主流媒体,主要是录制党史、军史教育题材的节目。为配合党中央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做出了贡献。

红色家训传后代 为党为国做大事

陈人康不辞辛苦地奔赴全国各地讲党史,他内心的动力是强大的。他不图名、不图利、不计报酬,是因为他始终坚守一个信念:他是红军的后代、革命的传承人,讲好党史军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父辈交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早已融进了他的血脉和灵魂中,形成了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这个融入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起源于儿童时代的耳濡目染和红色家风家训的传承。

谈起家风家训,陈人康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深沉地说,父亲从小就带他到雷锋班学雷锋。陈士榘将军告诫子女们,他们长大成才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依靠他的地位和荣誉。他还特别强调,要立志为国家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陈士榘将军一生节俭奉公是出名的。他在离世前过最后一个生日时,有关部门和老战友曾为他安排一个丰盛生日宴,被他断然否决。他要求大家不要忘记长征途中的“半碗野菜让着吃”的精神。最后,陈士榘将军让人搬来“一坛清水”为自己度过了人生最后的生日。“清水”表示“节俭”,还寓意着做人要“清白”。这是陈士榘将军给后代留下的“一坛清水祝华诞”的永恒记忆。

年轻时代的陈人康经历了艰苦的磨练。他16岁参军当了工程兵,在基层工地参加艰苦的施工作业。在机械化不高的年代,他经常挑着装满水泥砂浆的担子,一挑就是一天。1970年,他参加了云南通海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与战士们一起哪里危险冲向哪里,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由于表现突出,他18岁入党,连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并参加了兵种的表彰大会。根据他的表现,他可以留在部队获得晋升和提拔。但是,他响应国家发展经济和部队裁军的号召,转业到了学校。陈人康自豪地说,他和父亲的人生轨迹一样,毕生从事了军队国防和教育事业。尤其是遵照“父训”,他们六个兄弟姊妹没有一人依靠父亲的职务之便“做大官或发大财”。每个人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了父亲立下的“肩挑责任 踏实奉献”的家训,他为此感到欣慰。

笔者认为,陈人康讲党史的事迹非常值得称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重大意义。早在十八大之前,陈人康在井冈山就开始了以党史为主题的红色宣讲活动,并持之以恒干了十几年。毫无疑问,这是他为党和国家做了一件大事!也是他践行父训“为国家做大事、不做大官”的生动写照。

由于陈人康在社会活动中的突出表现,他2021年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出席了中共中央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纪念大会”活动。今年他又当选为国家退伍军人事务部领导的“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理事和“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理事,为他增加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了推动祖国统一事业,他积极配合国家统战部门,三次出席了“海峡两岸论坛”,与台湾退役陆军上将王文燮等将领交流祖国统一的意见。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日,他还应邀参加了与“俄罗斯二战退伍老兵”的座谈会,为推动民间外交和中俄关系奉献绵薄之力。

陈人康表示,他将继续做好党史宣讲工作,传承红色革命基因,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采访者:王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