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夕阳风采 > 诗书画苑 >

【“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从小水沟到游泳馆

 2019-09-05   选择字号:  

  

201410月 ,一座现代化的体育馆在我校落成了。学校老干部处组织我们这些离退休的老同志参观这座气势恢宏的红天体育馆,大家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篮球馆和羽毛球馆等,最后来到位于地下的可供大型比赛使用的标准游泳馆。眼望着那一池碧水,在顶灯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我顿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不由地想到了半个世纪前,位于西郊车道沟的那条小水沟。那可是我们最早的游泳池                                                     

    1963年,我从河北省的一个农村中学考入当时的北京外贸学院。大家可能知道,那年夏天京津冀地区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灾后,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洪图》真实地记载了当地军民抗洪救灾的壮举。我在农村参与抢险时不幸落入深水,险些溺亡。这也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的原因之一。

上世纪60年代的外贸学院位于北京西郊的车道沟。学校的硬件条件十分简陋,一座教学楼加三座宿舍楼,外带一个操场,根本没有游泳设施。夏天上游泳课时,体育老师就把我们带到学校南边的一个小河沟旁。那是当时的四季青人民公社灌溉农田用的小水渠,宽约五六米,水深处达两米。对于会游泳的同学来说,因陋就简,也无所谓,他们仍可以自得其乐地在水中展示各种泳姿。但却苦了我们这些“旱鸭子”。因为不会漂浮和换气,时常要站在水里。那个水渠底上除了砖头瓦块还有许多碎玻璃。一不小心就把脚扎得鲜血直流。但本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暑期结束时,我已经由一个下水就沉的“秤砣”到能用蛙泳游出一百米了。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大约两年后,市政府开始修筑京密引水渠工程。它正好经过我校西门外几十米处。我校广大师生都参加了热火朝天的工地劳动。工程竣工时,它被称作京密运河,后又称作昆玉河。河水宽数十米,两岸绿树成荫,河岸还铺了水泥台阶。那时没有行船,也允许下河游泳。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异常兴奋,因为我们从此有了新的更大的“游泳池”,与过去的小水沟相比,已经算是鸟枪换炮了。夏季一到,大家都蜂拥而至,河面上无数人劈波斩浪,还有勇敢者从七八米高的石桥上以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总之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文革中,为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的壮举,北京市高校举办了横渡颐和园昆明湖的活动。起点是十七孔桥边的湖心亭,终点是万寿山下的佛香阁,长度约600米。距离虽不长,但关键是参加者除自己游泳外,还要推动漂在水面上的旗帜和标语牌。我本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报名参加了。到岸后,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东倒西歪,但无人叫苦,反而十分高兴。                           

    1972年复校后,我校由车道沟迁到现在的惠新里。学校在校园的东北角修了一座游泳池,面积不大,而且是露天的,但总算有了自主产权的游泳池。除了本校师生外,附近的村民也常来光顾。我在读研期间也经常到那里游泳。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的游泳技术有了很大长进。我不仅能较熟练地游蛙泳和仰泳,还学会了侧泳(非比赛用的标准泳姿,但适用于武装泅渡)。后来我参加工作后,利用出差机会,曾到湘江,珠江以及烟台和长岛的海中游过泳。赴美留学期间,也曾到大西洋城的海域一试身手。游泳逐渐成了我最喜欢的运动健身项目,就连我肠癌手术后的化疗期间,都没有放弃游泳锻炼,我也从中体会到与天奋斗,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乐趣。                                             

今天,当我站在红天游泳馆的水池边时,不禁感慨万千。我想到了半个世纪前车道沟的小水渠,想到后来的京密运河,以及露天的小泳池,再看看眼前这座标准美丽的游泳馆,真真切切地感到我们学校的游泳条件确实经历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般的升华。再联想到我校以及我们国家的其他方面,不也是如此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70年的时间,将一个百废待兴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了繁荣富强生机勃勃的新中国。伴随着整个国家前进的步伐,我们的学校,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水沟到游泳馆,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也衷心祝福我们伟大的新中国70岁生日快乐。(文 石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