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委 > 活动要闻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工委再次举办杰出校友回母校活动

来源:  2023-11-22   选择字号:  

  


2023年11月2日晚,我校关工委与校团委再次联合举办“杰出校友回母校”活动。邀请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巡察办主任蔡文祥做题为“流连修水之间--我的乡村振兴实践”的讲座。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震华、副主任兼秘书长徐文兵、副秘书长吴兴旺、校团委干部杨意、校学生会负责人及学生近200人出席。

徐文兵副主任首先致辞对蔡文祥校友回母校作讲座表示热烈欢迎。他说,我校关工委与团委新冠疫情前多次联合举办“杰出校友回母校”讲座,受到广大同学的称赞。他介绍蔡文祥校友1982至1989年在我校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获得我校首次日本NKK公司唯一研究生奖学金。2021年至2023年在江西省修水县挂职担任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为修水县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蔡文祥讲座开始,在屏幕打出了“以贸大学生为荣”的小标题,介绍他在学校期间的学习经历以及参加工作后的经历和出访多国的照片。他自豪地说,能成为贸大学生非常荣幸,是贸大培养了我,让我掌握了对外贸易知识,在国家对外贸易和乡村振兴事业中发挥才干,做出成绩。他还介绍了运用在校学习到的期货知识推荐修水养殖户用套期保值方式规避鸡蛋、猪肉价格变动所造成损失的经历。

他向大家介绍了我国脱贫攻坚机构的建立和转变,工作重心的转移,选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学习和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介绍了中纺公司的发展过程和201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并入中粮集团的历史。他还介绍了修水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全县有10多万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1994年被定为国家贫困县,2020年4月,修水县顺利通过国家考核,正式宣布退出贫困县序列。

在谈到中纺对修水的帮扶时他说,2002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六部委统一部署,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与修水县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二十一年间,公司归属和名称变了,身份变了,但帮扶修水县的责任从未改变,在帮扶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越来越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逾4000万元人民币,主要投向产业帮扶、民生改善、文旅帮扶、志智双扶、教育帮扶和“救急难”等项目。近年来,在修水援建了高科技蔬菜产业大棚等15个产业发展基地;帮助培训基层干部351人次、致富带头和技术人员1600人次;积极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和捐资助学,先后建成了三所爱心希望小学和众多教育设施;在重点帮扶乡镇修建公路,整治村庄环境,打造全域旅游。

蔡文祥从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以中粮集团首批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先锋队队员的身份,挂职修水县委书记、副县长。他说在自己担任的各种职务和经历中,印象最深的是在修水挂职的两年,企业与政府的运行方式有明显差异

两年多时间里,他走遍了修水的36个乡镇的361个行政村,每到一处,都要提醒乡村两级干部:一定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避免千村一面;一定要和市场龙头对接发展产业,避免“货到地头死”;一定要组织各村联合发展产业,避免单打独斗。他认为,农村产业发展关键是要彻底摒弃小农经济思想,进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他在布甲乡太阳村挂乡包村,和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帮助村里建设了野生茶和蜂蜜加工厂,村集体收益突破百万元,还帮助开发了“峡谷漂流旅游项目”,共计接待游客18000余名,增加了村集体收入。2021年6月,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中粮集团驻修水县帮扶工作队获得“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蔡文祥同志连续两年在九江市委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

蔡文祥在修水挂职,与县里交流干部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干在一起,结下了深厚感情。离开修水时,他写了一首题为“七绝 告别修水”的诗句,“两载帮扶今日休,眼中含泪哭离愁,身经修水情缘深,此去时时怀宁州”,他用这首诗作这次讲座的结束语。在讲座互动环节,他风趣地回答了几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同学们的点头赞许和阵阵掌声。

最后,黄震华副主任作总结讲话,对蔡文祥校友回母校作讲座,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国情以及乡村振兴的意义和做法表示感谢。他分享了自己听讲座的三点感受:一是蔡文祥校友“以贸大学生为荣”,对在校学生是一种激励,大家应当珍惜大学生活,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成为堪当重任的人才;二是蔡文祥校友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甘于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学习;三是蔡文祥校友讲的工作角色的转变,启示年轻人要把理想与实际结合起来,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黄副主任回顾了“杰出校友回母校”活动开展情况,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做出积极的行动和精彩的回答。(校关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