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委 > 活动要闻 >

《回顾•反思•展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之——老同志文章(3)

 2011-08-29   选择字号:  

  

追随理想   至美人生

题记:本文内容原本是我退休后应邀为大学生上党课时的讲话。为庆祝我校关工委成立二十周年,现把“讲话”变成文字,以饷读者。

高裕民

理想具有无穷的魅力,理想又蕴含别样的神威。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如此重要,理想与人生关系如此紧密,应该引起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那么,什么是理想?如何树立理想?怎样实现理想?对于这些关于理想的根本问题,需要予以回答。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理想是人运用大脑对未来生活进行科学思考与合理联想而形成的目标。这个关于理想的概念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其一,理想是人的大脑运作的产物。世上除了人以外,其他一切有生命的物体,虽然其中有的有大脑,会有反映本能的举动,或者经过特殊的、专门训练,有的会有简单的模仿。但是,它们都没有思想,不会思考、更不会联想。所以,它们没有理想,这是人和世上其他一切有生命的物体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其二,理想是对未来“现实”的预见,是将要发生的,即是“明天”的“现实”,而不是“今天”的“现实”。其三,理想是对明天的“科学”预见,是根据人的自身条件提出来的,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也是可实现的。

在道德意识领域,存在几个与理想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弄清它们与理想的区别或联系,对于深刻理解与正确把握理想的内涵十分必要:

第一,            幻想与理想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幻想也是人对未来的一种向往。但是,幻想所表达的向往仅仅是想象、空想,甚至是假想,是没有科学性的愿望。不具备真实性就是幻想与理想的原则区别。不过,幻想能在人的生活中存在至今,人们也往往把它挂在嘴边,也还是有一定“理由”的,这种“理由”就是幻想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对于开发人的,尤其是青少年的智力具有一定的诱发作用。

第二,梦想与理想的区别。

梦想,顾名思义,是人的梦中之想,可谓胡思乱想。梦想的产生是随意的,没有客观依据的,是不符合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这就是梦想与理想的根本区别。当然,梦想与人做梦串联在一起,这就使梦想显得十分浪漫,非常朦胧。梦想特含的这种玄妙特点,恰恰与青少年的性格、特点、爱好相吻合。因此,梦想对于年轻人就具有很好吸引力和感召力。正因为这个原因,梦想在某些领域经常被应用,诸如:什么“梦想成真”;什么“梦想启动未来”;什么“梦想之恋”等。出于某种目的,借助“梦想”的虚幻性,大打“梦想牌”,以便扩大宣传,加大鼓动的做法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在教育界也大讲梦想,甚至用梦想培养青少年,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不会有什么重要作用了。

第三,            社会理想与理想的区别和联系。

社会理想是理想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地说,社会理想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由占社会主导或统治地位的群体思维表达的对未来社会幸福生活的向往。社会形态不同,社会理想亦不同。以现代中国为例: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社会历史阶段的现实社会理想就是由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以下简称小康社会理想)。这个小康社会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低社会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最大限度、最正确地表达了当代全中国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那么,这种小康社会理想与理想的关系是什么呢?应该说,小康社会理想与理想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理想承载主体看,小康社会理想的主体是代表广大人民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亦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精英群体。小康社会理想反映的全中国人民的向往,是大局。理想的主体是人,或者个人,表达的是人或个人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显然是小局。小康社会理想与理想的区别,就是大局与小局的区别。这种区别是客观存在的,是显而易见的,模糊或不承认这种区别是不对的。不过,小康社会理想与理想的这种大局与小局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小康社会理想作为大局必然会接纳、包容理想这个小局。不仅如此,小康社会理想的大局还为理想这个小局提供发展的广阔空间。反之,理想作为小局也必然会服从、拥护和支持小康社会理想的大局。总之,小康社会理想与理想在共同目标的追求上形成了既有严格区别又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从理想追求的利益上看,小康社会理想追求的是全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亦即是集体利益。理想追求是人或个人的利益。小康社会理想与理想在利益上,存在着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区别。这种区别应该是严格的,不可混淆的,不能只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甚至损害个人利益。反之也一样,不能只强调个人利益而不服从集体利益,甚至损害集体利益。当然,承认小康社会理想与理想之间在利益上的严格区别,并不是要否定这两种理想在利益上存在的必然联系。应该看到,小康社会理想所追求的集体利益,既不是自身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创造出来的,是由一个又一个人的贡献形成的。每个社会成员贡献越大越多,小康社会理想就会越快越早实现。同样,确定小康社会理想的精英群体也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发展符合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经济,竭力为每个社会成员谋取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环境。同时,也要采取措施,确保每个社会成员共享小康社会理想实现过程中体现的利益。总之,小康社会理想与理想之间在利益上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探究理想的特性对于深切感悟理想十分必要。理想的特性很多,诸如:后形成的理想往往都建立在前人成功基础上的理想的历史性;总是反映现实需要的理想的现实性;具有预见未来的理想的前瞻性等。不过,最值得探究的是理想的多面性和多层性特点。所谓理想的多面性是指:以人为主轴看,人的理想是多面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向人提出了多面挑战,人必然要面对每项挑战进行科学思考和合理联想,于是就形成了多面的理想,例如:人要面对人生意义的挑战,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经过人运用大脑的科学思考和合理联想,就会形成人的人生理想;人要应对社会提出的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怎样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如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挑战,就会形成人的道德理想。以此类推,就会形成人的政治理想、人的职业理想、人的家庭理想等。人的多种理想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关联的。不过,每种理想对人的影响、作用却是各不相同的。对人具有决定作用的理想是人生理想,人生理想对其他众多理想起着统帅作用,而其他众多理想则是对人生理想起着支撑和辅助作用。所谓理想的多层性,是指以理想为主轴看,某种理想自身有大与小,高与低之分。以人生理想为例:虽然不可能很精细地划分人生理想的细微差异。但是,可以把人生理想大体上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其一,初级人生理想。初级人生理想的主要表现为:对人生目标没有什么要求,往往得过且过,马马虎虎,可谓“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天有无粮。其二,中级人生理想。中级人生理想的主要表现为:甘居中游,坚守“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信条,生活上常常安于现状,既不冒尖,也不甘落后。其三,高级人生理想。高级人生理想的主要表现为:对未来充满期待,具有远大的生活目标,以报效祖国为荣耀,以无私奉献人民为己任。人生理想的初、中、高三个层次差别是明显的,也是客观的。但是,这种人生理想层次差别表现在某个人身上不是固定不变的,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人生理想,完全可以不断改善自身的客观条件,逐步提升选择层次,直到登上人生理想的顶峰。

人,这里特指大学生,如何树立人生理想呢?这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大事,绝不是心血来潮的突发奇想,更不是拍拍胸脯的豪言壮语。

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必然经历一个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应该而且必须努力创造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学习政治理论,找对人生方向。

当代社会,人海茫茫,青年成长,道路漫漫。大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对人生方向,这对于树立人生理想十分重要。人生方向找对了,树立人生理想就会事半功倍;人生方向找错了,树立人生理想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背道而驰。

大学生要找对人生方向,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好读几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所谓认真学习,不是要求记住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词语,而是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即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入大脑,融化在血液中,特别要落实在行动上,做到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第二,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主要使命和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千方百计考大学。为此,他们曾经付出了千辛万苦。一旦考上大学,当上了大学生,就遇到新的挑战。大学生面对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新专业,感到既新奇,又陌生。因此,有的大学生感到迷惘,有的大学生觉得恐慌。新大学生产生这些问题或许有多种原因,归根到底是没有确定新的人生目标,也就是没有明确为什么上大学?如何上大学?为此,大学生必须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通过学习,大学生应该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大学生还应该懂得要完成这个根本任务,不仅要靠大学,要靠老师,而且还要靠大学生自己努力。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人民的希望。考上了大学,成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不是人生的终点,不能迷迷糊糊,不能马马虎虎,而应该站在人生新的起点上,重新振作起来,以一个战士的姿态迎接人生的挑战,勇敢地肩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奋发向上,茁壮成长。

第三,            学习专业知识,夯实树立人生理想的基础。

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必备的又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注重专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有句话说得好“专业成就未来”。这句话既简洁又深刻,透彻诠释了专业与未来的内在联系:其一,专业是成就、开创未来的前提。敬重、仰慕专业,是当今社会的风尚。可以说有没有专业, 就几乎意味着没有未来。其二,专业是承载未来的基础,专业悬浮,则未来堪忧;专业笃实,则未来美好。大学生一定要懂得“专业成就未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且用以指导树立人生理想的实践。一般地说,大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专业,基本获得了树立人生理想的前提。这个前提来之不易,值得好好珍惜。不过,这个前提仅仅是为树立人生理想提供了成就、开创未来的一种可能性,必须给力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打牢承载未来的专业基础。为此,大学生一定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刻苦历练专业技术,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最好掌握独门本事。只有夯实专业基础,大学生才能树立人生理想。

第四,            正确认识自我,科学选择人生理想级阶切入点。

人生理想是有级阶的,大学生究竟选择哪个级阶的人生理想呢?这是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难题。大学生要准确回答这个难题,关键是正确认识自我。法国十六世纪思想家田蒙说:“这世上最重要的事情,不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就是自己彻底了解自己”。[]大学生只有把这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只有“彻底了解自己”,才能准确选择人生理想级阶切入点。

那么,大学生如何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呢?如何才能“彻底了解自己”呢?最重要的、最有效地办法就是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自我检查、自我批评。不过由于自我反省必然存在一定的盲点或局限性,即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在坚持自我反省的同时,还要学会求助他人,借助外力,进行适当的批评和评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彻底了解自己”的目的。总之,通过自我批评和批评,才可以把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即“彻底了解自己”,从而找到人生理想级阶的切入点。当然,由于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大学生人生理想的选择不是,也不可能是一选定终身。随着大学生自我客观基础的发展变化,选择的人生理想的级阶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大学生人生理想级阶选择问题上,任何停滞不前,固定不变的观点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在人生征途上,只有准备好了,或者创造出了以上四个主要条件,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了。

                         

大学生经过充分准备树立起来的人生理想,不是为了挂在嘴上说说,也不是为了贴在墙上看看,而是为了追随理想,达到至美人生的境界。

俄罗斯寓言家克雷洛夫曾经形象地指出:“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这是一幅描绘追随人生理想,至美人生的美丽图画。从这幅图画中不难看出,“行动”是关键。大学生只有牢牢把握“行动”这个关键,并努力奋斗,顽强拼搏,才能跨越“湍急的河流”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

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去“行动”呢?

第一,   坚定信心,以坚强的意志去“行动”。

大学生在追随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还可能遇到凶险,可以这么说:困难与追随同行,凶险与“行动”同在。

那么,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困难和凶险呢?俗话说:“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大学生应该坚定信心,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战胜凶险,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学生只要具备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就能够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在“行动”中勇往直前。

第二,   坚持耐心,以坚强的毅力去“行动”。

大学生追随人生理想必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绝不会一蹴而就。大学生面对追随人生理想的漫长过程,有的大学生会在思想上感到困倦,疲惫;有的大学生会在行动上产生怠慢,松垮,敷衍等情况。

坚持耐心,以坚强的毅力去“行动”,做到坚持,再坚持,是解决大学生追随人生理想过程中缺乏耐心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人们生活中有一个经验,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吃东西都要有耐心,慢慢来,更何况像追随人生理想这种往往需要付出一辈子努力的大事呢?大学生应该狠下决心,以最大的耐心,以滴水穿石的毅力,甘于苦熬,坚持“打持久战”,最终实现人生理想。

第三,   坚持苦干,用辛勤耕耘的态度去“行动”。

大学生追随人生理想 的“行动”实质是劳动。劳动的基本含义是人的力量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使用及支出。应该承认,世界上的劳动大多是十分辛苦的。可以想象,大学生追随人生理想的“行动”付出的劳动,与实际架桥的劳动者一样,要“夜以继日”,要“昼夜奋战”,要“头顶烈日”,要“身经风雪”……由此可见,大学生追随人生理想的劳动是何等的艰辛。

面对追随人生理想劳动的艰辛,大学生应有的态度就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埋头苦干,倾心付出,不达人生理想的“彼岸”绝不罢休。我国著名作家巴金说:“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地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④[]

第四,保持镇定,在“行动”中审时度势,强力排除人为阻力。

大学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就进入了追随人生理想的一个新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人生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有的大学毕业生会遇到一些人为阻力,即特殊困难。所谓特殊困难是指独立于大学毕业生自身以外的、非物质性的困难。这种特殊困难有多种:如,职场复杂。大学毕业生素质优秀,工作也非常突出,可是始终怀才不遇,根本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可谓“千里马犹在,伯乐尚无”。又如,工作部门人际关系不和谐。大学毕业生在这种部门工作,心情不畅,精神压抑,感到老板不如老师随和、同事不如同学随性、工场不如教室随意。每当产生矛盾时,尤其涉及物质利益时,往往你争我夺,互不相让。面对职场的特殊困难,大学毕业生必须保持镇定,审时度时,实属无奈,只能离职,即该跳槽时就跳槽,可以换岗,也可以辞职、自作“跳槽”人。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工作状况不稳,涌现快速的、群体性的离职浪潮。据报载:2009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不满一年,有的不满半年就离职的有228万人(约占该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总数的38%),出现庞大的“跳蚤(谐音:“跳早”)族”。这些大学毕业生成了“跳蚤”人(参见《北京青年报》2010215D4版)。

那么,“跳槽”人与“跳蚤”人是一样的吗?表面看来,这两类人似乎是一样的,因为都源于离职。其实这两类人还是有明显区别的:首先,离职的目的不同:“跳槽”人是要排除人为阻力,是要克服特殊困难,更好地追随人生理想。“跳蚤”人嫌工作不合心意而离职,以为“下一个公司可能更适合自己的生活”。其次,离职的基础不同:“跳槽”人离职的基础建立在把“世上最重的事情”做好,以“彻底了解自己”为前提。“跳蚤”人离职的基础并不坚实,对自身的了解并不全面,往往有点趾高气扬,以为“另一个单位能够赚更多的钱”。再次,离职的态度不同:“跳槽”人对离职非常谨慎,要深思熟虑,也要审时度势,可以说,“跳槽”人的离职是出于无奈,是被迫之举。“跳蚤”人心浮情躁,离职随意,朝三暮四,常常跟着感觉走,主动离职。最后,离职的时限不同:“跳槽”人,由于谨慎,对于离职须经艰难甚至痛苦的思考,因而离职时限较长,一般都相隔三、四年。“跳蚤”人,凡事图快,又因为工作缺乏长性,什么工作干几个月就心烦意乱,坐立不安,以求调动,所以离职时限不长,一般不满一年就寻求更换门庭。

从认识上把“跳槽”人与“跳蚤”人严格区别开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分类指导,正确疏导。应该看到,“跳蚤”人的涌现,在当今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社会条件下,不足为奇,无可厚非。鉴于大学毕业生尚年轻,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对于“跳蚤”人的“跳早”行为要加引导,说明利害,要求“跳蚤”人善待工作,珍惜来之不易职业,绝对不能一味“跳”来“跳”去。如果工作长期不稳定,到头来“跳”不动了,自身的价值也就很难体现了。对于“跳槽”人应该充分肯定,并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切实协助“跳槽”人冲破人为阻力,战胜特殊困难。

追随人生理想、至美人生是漫长的、崎岖不平的和充满重重困难的征程。毛泽东词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新时期的青年们:为追随人生理想,“攀登”给力、“行动”果断吧!至美的人生境界一定会达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私奉献的崇高人生理想一定会实现!

作者简介:高裕民, 男,  193712月出生 , 退休前担任原中国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 现任关工委副主任。

 

 



本文注解除已注明出处的外,全部转引自《魅力人生格言》,金城出版社20058月第一版。

其中:

[]13

[]179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