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夕阳风采 > 诗书画苑 >

【“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在平房办公的岁月

 2019-09-05   选择字号:  

  

 

我是1973年到贸大工作的,经历了学校发展的艰难与辉煌。在即将迎来建国七十周年之际,我想谈谈校党政领导率直属机关迁到平房办公三年多期间学校的发展情况,以期为贸大在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国策为学校快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改革开放初期,外贸人才奇缺,学历教育、在职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用房紧张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光明的前景与现实的困难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1984年上半年,这一矛盾尤为尖锐。当时,学校根据外经贸部的指示,参加全国第一期整党运动已进入了边整边改阶段。身为副部长、院长、党委书记的田光涛同志与党政领导班子进行多次调研,针对突出问题,制定了多项整改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决定要从领导干部做起,解决教学用房的实际困难。田光涛同志果断拍板,领导机关搬到平房办公。他说,平房好,便于接近群众深入基层,把楼房腾出来用作教室、教研室与专家办公室。当年9月,校领导与直属党政机关正式搬迁到由原来的木工房、体育用品仓库与防震用的临时宿舍(俗称防震棚)组成的一组平房区办公。

虽然这次搬迁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使全体教职员工深切体会到,校领导率先垂范解决教学科研用房困难这一难题的决心与勇气,看到了学校的美好未来,对田光涛同志尤衷敬佩。许多同志看了平房办公区后,都十分感慨地说:“这里一点也不像重点高校的领导机关,倒像农村大队部。非常平民化,我们喜欢。”教职工,包括学生干部都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当时,没有门卫,也没有预约制度。思想前卫的人可以提出建议;碰到困难的人可以倾诉;了解有益信息的人可以提供,初步形成了一种团结一心、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当年11月,经外经贸部批准,组建了以孙维炎为校长、陈泉源为书记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他们继承与发扬前任领导班子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在既有诸多困难挑战,又有丰厚的优秀精神文明财富的条件下开始了新征程。他们逐步整合国内外、校内外及人才与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源,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人心齐,泰山移。在平房办公的三年多期间,学校发展步入快车道,呈现出四大特色。

特色一:竭诚为改革开放的国策服务。为应对改革开放初期急需外贸人才的局面,学校根据师资与校舍等条件,开展多种形式办学:一是与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签署协议联合建立国际运输管理专业,在办好本科的基础上,逐步开设专科,招收硕士研究生;与厦门、深圳两特区签署协议,赴当地培训在职外贸工作者;接受国务院特区办和国家计委的任务,培训沿海地区与开放城市外贸专业干部和对外贸易外语人才。二是与外国相关机构联合办学。在继续办好中加中心的同时,又先后设立了中德中心和中意中心,培训了大批外语干部,有力地促进双方的合作与交流。三是开办函授教育。外贸外语等专业开始招生,在全国多个省市设立函授辅导站,积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面对任重面广,学校统筹规划,教学单位精心安排,教师精业敬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与广泛赞誉。

特色二:扩大对内对外交流,提升学校整体学术造诣。在国外方面,1985年邀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来学校参观并作题为《世界经济贸易问题》的演讲,极具有标志性意义。随后,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关贸总协定总干事等先后来校访问演讲。在名人效应的影响下,许多英美等发达国家高校知名教授学者纷纷应邀来校访问讲学。有的还签署不定期来校讲学协议。借此契机,学校先后从十多个国家聘请专家教授来校任教。在国内方面,1984年9月,邀请中国社科院顾问、著名经济学家钱俊瑞来校作《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专题报告。时任外经贸部副部长李岚清多次来校就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体制改革方向等作专题报告。

召开研讨会是提升学术造诣的重要途径。1984年11月,在我校举办中外十所经贸院校圆桌会议,外方有美国2所,英国、加拿大、荷兰各1所;中方包括我校在内共5所。这次圆桌会议开创了中外经贸院校协作交流的先河。此后,我校多次派出专家教授参加国外研讨会。我校还多次单独主办或参加外经贸部组织的研讨会,提交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供决策部门参考。研究生学生会发起召开了两次全国外经贸发展问题青年研讨会。第二次尤为隆重,来自全国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实业界100多名代表出席,提交论文90多篇。外经贸部副部长李岚清、部长助理周小川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周化民都到会作报告。会议成果丰硕,受到广泛赞誉。1986年,成立由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同组建的青年国际经济学会,开展了多项专题研讨。这些不同层次的活动造就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学术造诣。

特色三: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进行教育改革关键在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开办师资班,由外国专家和老教授授课;利用校际交流和中外联合办学的契机,派出大批教师到国外短期进修、联合备课,少数教师可攻读学位;对老教师的知识更新,则以讲学、考察、当访问学者等方式进行。这些措施都取得较好的成效。

学校非常重视教学机制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先后颁布了多项措施:1985年实行学分制,使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余地;1986年实行奖学金与贷款制度,促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贫困学生得到救助;1987年出台两项制度;开设第二学士学位学生班,招收对象是已获理工科学士学位并工作两年方可报考,录取后学习两年,可获得我校学位,这种有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受欢迎;试行“二二分段制”,即学生完成两年本专业学习任务后,成绩优异者可辅修一门专业,考试合格的,可获双学位。这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机制,使每位学生都有发展路径,优秀者可以出类拔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积极性也十分高涨。特别是一线教师,除白天认真教学外,晚上还经常结伴到学校给学生进行辅导。校园里,每天早晨,到处都有朗朗读书声;晚上,教学楼灯火通明,每个教室都有学生刻苦攻读、教师耐心辅导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校学生在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现仅举几例:1984年北京高校举办首届外语院校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中的前两名;85年举行的第二届比赛中,包揽了3名一等奖和二等奖的第一名;1986年在全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学生统考中,我校学生以优异的总成绩,荣获第一名;1987年在全国经贸院校学生英语讲演比赛中分别荣获高年级与低年级第一名;1986年《宣传手册》编辑部和北京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北京走向2000年”电视辩论赛,我校代表队力克北京大学队,获得冠军。这些奖牌是学生聪明好学刻苦训练、老师精心指导诲人不倦,用心血和汗水共同奋斗的结晶。

特色四: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激发教职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改善办学条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985年,经学校与外经贸部共同努力,申请世界银行第二个大学发展项目获得批准后,立即成立专项办公室,积极开展工作。利用贷款购买当时比较先进的一台ABM4381中型机及其配套设备和电教与图书资料管理设备。随着这些先进设备的陆续到来,学校教学设备现代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88年,学校与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签署协议,由学校计算机中心与其共同承担亚运会期间信息处理任务。

学校教育经费不足是困扰开展工作一道难题。有校友建议学校为企业代培学生,以解决企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困难。企业提出代培人数,预拨代培经费,学校列入招生计划,毕业后到该企业就业。经询符合国家政策,于是与一些企业签署代培协议。这对学校的发展十分有利,既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又能缓解学校经费短缺的部分压力,还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经过几年实践,成效较好。学校受益良多,与许多企业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

学校为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激发开拓进取的精神,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采取了一些因校制宜的措施,使绝大多数同志都有获得感。现仅举几例:第一,制定计划外收入办法。经调研与测算,制定出普惠制与多劳多得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这样既能改善大家的福利待遇,又便于调动创收单位的积极性。第二,解决职称评定工作中的“堰塞湖”问题。职称评定指标有限,任职条件规定严格,很难满足需求,非教学人员的职称问题尤为突出,真有一种碰到“堰塞湖”之感。当我们获悉国家有行政人员职称系列时,便立即向外经贸部人事司汇报,请求试点设立这一系列,得到了支持。随即制定了评定办法报部批准后,开始进行试点。根据德能勤绩的原则在行政人员中评定了一批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一些原申请技术职称但任职年限不够的同志,先进入这个系列,待条件成熟后再回归各自系列。“堰塞湖”问题得到较为妥善解决。第三,解决外地优秀教师调入学校和学校骨干教师两地生活困难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要特别感谢我校的一位优秀青年教师。当时联合国机构举行录用职员考试,全北京市仅有这位教师符合录取条件。这是很高的荣誉,也提高了学校的声望。劳动人事部专程派人来校洽商调动事宜。我们是在平房办公室进行商谈的。我们详尽汇报了学校缺少优秀师资、很多骨干教师长期两地生活,造成教师队伍难以稳定的困难。他十分理解,当即表示,只要外经贸部人事司同意,他们可以特事特办协助解决这些困难。此后,外地优秀教师调入和解决骨干教师配偶团聚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这对稳定队伍、提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四,开始试行干部聘任制。当时后勤干部队伍正处于青黄不接状态,工人身份的又不能当干部。为破解这一难题,经研究决定,在工人中实行干部聘任制,聘任届满,考核合格继续聘任,不合格者,返回工人队伍。后勤部门根据决定精神,先后聘任一批技术好又有管理经验的工人担任科长和副科长。这极大提高了后勤单位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效率,同时也为日后在干部中试行聘任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在平房办公期间所呈现的这些特色,反映出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把准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脉搏,将学校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扎根在神州大地,立足国情,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科学知识;用创新思维方式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凝聚人心,使全体教职员工以“乐于担当,不辱使命”的精神殚精竭虑为国家与地方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这样,学校的发展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其声望与美誉度也在不断提升。1988年春季开学后,视听中心、计算机楼和图书馆已先后交付使用,教学用房困难有所缓解,加之校配电室将迁到平房附近,校领导及党政机关离开平房,迁至了行政楼。虽然离开了平房,但平房精神却深深扎根在心中并不断发扬光大。1988年11月,美国纽约州教育厅董事会主席亲自来京代表董事会向我校颁发承认我校工商管理(MBA,Foreign Trade)硕士学位注册证书。这在当时的中国尚属首例。随后有几年,学校高考录取分数线连续高于清华、北大。可以说,是平房精神为取得这些辉煌业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 徐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