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夕阳风采 > 人在旅途 >

意外的温馨回赠

 2011-09-26   选择字号:  

  

 

        20101129下午参加完“对外经贸大学校庆六十周年300天倒计时启动仪式”后,到校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办事。办公室王圳给我一个附有一封信的纸包。回到我的办公室,打开纸包,原来是张素我教授著书:《幽草晚晴记》。该书扉页上写着:荣久教授惠正 张素我 二00年十月二十六日。附信是张素我教授亲笔写的从右至左的竖写信件,内容是:

    薛荣久教授:

        上周前往学校参加重阳节的活动,带回大作一本,深感欣慰!我们同是教师又是校友,但过去很少接触,实在遗憾!

这几天我仅能浏览了大作的序言和目录。特别是旅游方面我有同好;年轻的时候国内外去过很多地方,但是现在年老了,因腿脚行动不便,不能出门了,奈何!

         仅写此短信,说几句话表示我诚挚的谢忱和敬意。

             顺颂

     阖府安康

         附上拙作一本

                                                   张素我

                                             00年十月二十六日

读信后,我对张素我教授油然产生了敬仰之情,当即要在座的三位毕业博士生阅读该信。她们对教授95岁的手书,秀丽的书法,啧啧称赞。当我对张素我教授的家世、社会职位和从教活动做了简要介绍后,她们翻看书上的照片。在得知教授特别回赠我此书的原委后,她们与我一道,敬重张素我教授为人处世的人品。

1013下午,校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李洁处长来电话,告1015上午9时在校新图书馆举办重阳节活动,开展“老有所为师生互助项目”,要为老教授配备小助手。我当告李处长三事,一是我已有博士生助手,不需再配备小助手;二是15日上午950我要听研究生课,只能参加部分活动;三是为了表示对参会者的敬意,我拿出100本不久前出版的《情怀》一书,赠送给到会者。因书多,我不能在书扉页上写出赠送者的名字。

收到教授的书和亲笔信,有些意外,但同时使我感到亲情。诚如教授信上所说:“我们同是教师又是校友,但过去很少接触”。是的,我与张素我教授是贸院/贸大的教师又是校友,但又不同。1955年我来到北京外贸学院读本科时,教授已是老师,我是外贸系学生,她在外语系授课。在年龄上,教授高我近20岁,属于长辈。我1964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后,又不在一个系,的确接触很少。社会活动范围不同,她因家世和本人成就,社会活动一直在高层,而且广泛;我的社会活动局限在校园和与经贸教育和事业相关的领域。

但对张素我教授,我早有见闻。在研究生时代,知道她是个来历不凡的教师。1960年,北京外贸学院迁到西郊车道沟,我的教授级的导师都坐公交车来校上课,但一位女老师却坐大摩托来校上课,令人称奇。同学相互传告,坐摩托车的是张素我老师,其父亲是张治中将军,国共谈判的首席代表;开摩托车的是她的丈夫,起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周嘉彬。对张治中将军,我耳闻更早。1958年我作为大学三年级学生到新疆组织少数民族扑捉麝鼠时,自治区贸易局领导给我们介绍新疆历史时,指出张治中将军在新疆做的好事,特别称颂他营救陷入牢狱之灾的130多名共产党员的壮举。

1964年留校任教两年后,学校进入动荡时期。在文化大革命冲击下,学校停课,外迁,解散,70年代初复校。我们当然谈不上谋面。直到2007年,在校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组织的春节团拜会上,才见面,她坐主桌,我坐邻桌。经会议主持人介绍,我知道张素我教授不仅是我校卓有建树的英语老师,而且是中国当代女性社会活动家。20世纪80年代后,她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兼妇女委员会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等职。1999年在纪念全国妇联50周年时,获精制银盘奖,上刻:“张素我同志,在20世纪妇女活动史上记载着您创造的辉煌!”

这次会面时,张素我教授已经92岁高龄。她满头银发,有些消瘦,但精神奕奕,神态文静、谦和。我们向她问候,祝她健康长寿。1015日上午重阳节活动开始前,她坐轮椅前来参会,可能腿脚出了毛病。她对学校活动的热心参与,令我感动。我未坐前排,加以开会不久离去听课,没有前往致意。

想不到,张素我教授在会上收到我的《情怀》一书后,竟亲笔写信并回赠大作一本,让我感动和内疚。但也给予我很好机会,深入了解张素我教授的家世,社会活动和为人处世的情谊。1129日傍晚,我带着信和书,回到家里,把此事告知我的老伴,她很受感动。说她是我们的长辈,收到你没签名的书,竟回赠书,令人起敬。她回忆起文革前在全国政协工作时,张治中将军带着她参加全国政协活动的情景,并翻看书上所载的照片。收到信和书的当晚和30日晚上,我放弃收看电视节目,拜读张素我教授的赠书,直到午夜。

书封页上的张素我教授的照片,端庄的神态,整洁的银发和沉静的眼神,给人以慈蔼清雅的感受;苗子书写的书名道出书作者“吐丝不尽”的心境。书中前部的325幅照片,再现了作者参政议政和视察参观的风采,流露出作者亲情融融、友谊绵绵、屐痕处处、潇洒人生的心情。书后半部为文字部分,由历史丰碑 盛大节日,祖孙三代 海峡情深,教女有方 爱国育才,关爱永在 友谊长存,桃李不言 亲情无限,鸿雁传信 夕阳晚霞,《素我纪事》读后有感等7个部分构成。

在历史丰碑 盛大节日部分,作者怀着深厚的感情,赞颂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发出国富民强的夙愿。在祖孙三代 海峡情深部分,作者以动情的笔墨告诉我们张治中将军出身贫寒,经过奋斗,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出任过党、政、军多种要职。他先后随孙中山、蒋介石东征北伐,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长期主持国民党军政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抗战英才,抗战中主持湖南施新政。张治中将军又是一位未与中共打过内战的“和平将军”,抗战后主导国共和谈,力促新疆和平解放。张治中将军一生怀着爱国救民的抱负,有着率直坦荡的品格,敢于不畏权势的直言,从事两岸和平统一的矢志。张治中将军的事迹在20世纪的中国史上光耀。

   “张素我游台湾记”,让我看到20世纪40年代,风华正茂、聪明、善思、喜爱大自然的张素我;我欣赏她以动情的笔墨描绘当时台湾官场的见闻、张治中将军与张学良将军见面时的内心深情,台湾幽美的自然风光,台湾多彩的社会言情。深知张素我教授是个性情中人。

在教女有方 爱国育才部分,我感受到张治中将军夫妇的言传身教对张素我教授成长的深厚影响,培育出她的高尚情操。张素我教授终身执教、勤奋好学、爱国敬业、朴实无华、坚持正义、热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在关爱永在 友谊长存部分,我得知张治中一家与宋美龄、蒋纬国、孔令仪、袁晓园等笃实的私交;与中共高层领导人周恩来、邓颖超、习仲勋、罗琼等结下的深厚友情。深为张治中将军和张素我教授一家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而不平,又为周总理设法对张家进行保护而动容。

在桃李不言 亲情无限,鸿雁传信 夕阳晚霞部分,我看到张素我教授初入晚年,接续失去三位亲人的不幸。而她能毅然忍痛,为海峡两岸和平事业尽力,与国内外社会各界人士广泛交往,对朋友、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通过参访视察社会和了解社会,并在各种会议上积极提出解决议案,她与朋友、学生的通信洋溢着亲情。她对中国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两个担子的见解可谓是真知灼见;她对儿童教育和老年社会的关注心情耀然纸上;她对做学问和作为教师职责的寄语更是语重心长。与她一同外出视察的团友说,在视察过程中她不畏高龄,不断地记笔记,收集材料。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令人起敬,

《素我纪事》一书我未看到,但我读过《幽草晚晴记》书后,却产生与“《素我纪事》读后有感”的类似感受。让我引述几段。 “素我本色”一文说:“素我,我行我素。她为人低调,不喜张扬,尤尚实事求是。”“读《素我纪事》有感”说:“读了《素我纪事》,越读越有滋味和教益,它是一本难得可贵的文史资料。”“《素我纪事》的三大亮点”作者指出该书有三大亮点:“第一大亮点是张素我不仅只写她亲历亲知之事,而且着重写别人罕知寡闻之事,提供了诸多历史新讯息。”“第二大亮点是,张素我以其90年的丰富经历,以其客观、公正、唯物、辩证的立场和观点,对生活、现实有新的发现”,“第三大亮点是,她提倡家教、家训、家风、提倡尊重历史人物,提倡一切从实际出发,体现了她是现代女子又是传统女子的统一。” “事业·贡献·情怀”一文说,张素我教授,“她的事业、她的贡献,她的情怀,使她成为当代的女性社会活动家。”

张素我教授虽已95岁高龄,但我从书中了解到的她却是一位思维清晰,思想敏捷,思路开阔,善于思考,文史厚实,精于文墨,具有仁者、智者和善者情操的长者。作为晚辈,我衷心祝愿她颐养天年,成为寿星。作为校友,我将不辜负前辈的期望,退而不休,继续“研国内外经贸风云,撰有特色育才文章”,续写情怀类的散文游记,为贸大奋进添砖加瓦!

为表我的敬意,123日上午通过邮局寄给张素我教授我签名、加印章的《情怀》一书,一封手写的信和本文。通过李洁处长给的电话,告知张素我教授寄书一事,诠释我的负疚之情。


                 薛荣久

(作者系对外经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